我为群众办实事丨高邑“云问政”:高邑县民政局
高邑县民政局作为民生确保主要部门,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准确领导下,始终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贯彻“民政乡里、民政爱民”理念,紧紧围绕“1359”强县思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展了民政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取得感和满意度。
●解说一
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文明、越进步,慈善事业就越发展,请问:高邑县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民政局将如何推展我县慈善事业更好、更可持续发展?
问:2016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慈善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转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慈善法》施行的2016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民政局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县委、县政府的准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发展高邑县慈善事业。2016年7月19日特大洪灾再次发生后,全县引发了向洪涝灾区赈灾捐助活动,一个星期,拒绝接受捐助54.7万元。全部捐献给西部灾情相当严重的赞皇、平山、井陉等五个县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河北、行善高邑”首届阳光慈善公益晚会,共筹集善款32.4万元,并现场为10名困难大学生每人发放3000元助学金,为9名困难儿童每人派发1000元善款。“十三五”期间,连续四年办好慈善助学活动,大力和高邑一中、各乡镇联系对请示的学生名单入户理解情况,四次共救助39户家庭困难学生,金额9.5万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特别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临疫情,县慈善会的组织了为疫区防控捐助活动,三天时间,接受社会及个人捐助54980元,拒绝接受爱心人士赵先生捐献口罩1万只,为作好疫情防控工作获取了确保。在做好慈善筹款工作的同时,民政局大力作好困难群众慈善救助工作,五年来,慈善救助困难家庭78户,救助金额14.05万元。先后开展了困难先心病儿童、残疾儿童、脑瘫儿童、截肢患者、股骨头发炎等救助活动。配合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开展了“慈善光明行――石家庄白内障困难患者救助行动”免费手术治疗478名白内障患者,儿童眼疾3例,被市慈善总会颁发“慈善光明行先进工作单位”。
下步工作中,民政局将车站在我县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站在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度,增进我县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县奉献给爱心、慈善助困的浓烈氛围。二是创新形式大力搞好捐助和救助活动。三是创建慈善捐赠救助信息平台,创意工作方法,扩展慈善筹款渠道。四是办好社工人才的培训工作。积极扶持、宣传引导、推动希望社工、志愿者做好各类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问答二
当下,养老问题沦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我县在应付老龄化问题上是怎么做的,在强化和完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采行了哪些措施?
问:养老问题是政府工作中的大事,随着人口老龄化激化,如何作好老年群体的基本民生确保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成为了民政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初,民政局聘用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为高邑县做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并且我县被省民政厅列入“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县”,民政局今年计划建成以县级为中枢、乡镇为重点、村级为基础的系统融合、分层分类、广泛覆盖、可持续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合理利用县域养老资源,强化养老服务能力。
在县级层面,一是成立了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竣工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布施服务机构(中心敬老院),重点对护理型床位进行改建,设置失能人员生活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照护单元,配备必要的专业化医疗人员,增强长期照护功能,发挥对县域内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兜底照护服务功能。高邑县第二中心敬老院在年内投入使用。二是竣工功能完善的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引进全市统一的“966885”养老服务热线,创建本地坐席和呼叫热线,相结合本地各类类似困难的老年人数据库信息,全面开展城乡留守、空巢、群居等困难人群的巡访关爱工作,构成有效地的工作制度和运行管理模式。创意探寻以政府出售、公建民营或政企合作等方式搭起本地养老服务社会化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连锁运营日间照料站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重点探索积极开展助餐、助浴、助医等符合本地特色的市场化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在乡镇层面,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2家养老机构。扩展现有养老机构功能,在50%以上的乡镇建成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月底前做日间照料服务(站)点覆盖面积县城内5个居民社区。目前,在书香苑、惠丰园小区改扩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在村级层面,以农村互惠幸福院、邻里互惠点等为依托,发展互惠性养老,服务覆盖面积70%以上行政村。将农村闲置资源改建成互助养老设施,开展农村互惠养老试点工作,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工作者引入农村互助养老机构,配合村委会积极开展农村养老公益组织产卵工作,唤起农村内生力量,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老年协会、妇女组织、群团组织、社区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起到,孵化社会化关怀服务工作的组织。同时,民政局在仓房和王家村实行两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提高试点工作,现已正常运转,切实将养老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解说三
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保护,民政部门在加强未成年维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问:一方面,民政局按季度动态更新农村镇守、困境儿童台账与“两表一册”,认真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保证数据准确,构建纸质台帐、信息系统、实际情况“三吻合”。自2020年起,民政局结合石家庄反潜社会工作中心为全县镇守、困境儿童等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服务,针对家庭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制订帮扶政策,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政策普及、家庭教育讲座、心理纾缓、调查慰问以及一些物质上的帮扶。根据国家最新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涉及要求,民政局联合成立了“高邑县未成年人维护工作领导小组”,专责、协商、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在各镇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每个镇至少挂牌正式成立了两个村级未成年人维护工作点,实现了未成年人维护机构县、镇、村三级全覆盖面积。在孤儿救助方面,目前,我县共核定19名孤儿,其中集中供养孤儿15名,分散供养孤儿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2名,今年派发基本生活费45.61万元,为6名在学孤儿发放福彩圆梦孤儿助学资金5.5万元,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民政局积极开展儿童主任政策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政策知识和业务水平。采取报、网、微、刊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县各系统、各领域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未成年关爱维护的浓烈氛围。
●解说四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到了成婚的年龄,但是他和女朋友目前在石家庄市行唐县工作,请问他们在工作地能办理结婚登记吗?
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探寻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决策部署,融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活动有关要求,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根据《石家庄市民政局关于实施结婚登记全市通办工作的通告》精神,决定自2021年6月30日起,实施结婚登记全市通办工作。
通告拒绝:石家庄市各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可按规定法院石家庄市户籍居民跨区申请人办理结婚登记业务。军人婚姻登记、离婚注册、补领婚姻登记证、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等业务暂不实施跨区办理。
外事和涉香港、澳门、台湾居民以及华侨婚姻登记业务仍由桥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统一办理。合乎婚姻登记条件的当事人在跨区办理婚姻登记业务中可通过“冀时筹办”APP、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申请人跨区办理婚姻登记业务。
●解说五
农村低保是咱们老百姓一直比较注目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办理农村低保要符合什么条件?怎么申请办理?
答:凡持有我县常住农村户口,农村申请人户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均纯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低于生活确保标准(每人每年5760元)的居民,均可申请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办理的程序是:凡认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向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办事处直接提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委会代为提出申请,递交申请后,经乡镇组织村阳光低保评议小组评议,通过后展开7天以上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审查,再次审批后请示我局展开入户核查,最后请示局审批会展开审批。
●问答六
听说咱们县敬老院环境不俗,管理服务都挺到位,我想问一下什么条件才合乎入住,怎么审核办理?
答:申请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首先得是我县农村五保分散布施老人,同时还要根据老人自愿,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申请人住进。申请住进敬老院的老人必须递交住进申请人审批表,由老人及监护人员与院方签定协议书,并递交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体检表等一式三份,经村、乡盖章后由敬老院请示民政局主管科室审查,上局审核会审核通过后即可住进。
●问答七
我想问一下,对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临时性困难的家庭,民政局有什么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及范围是什么?
答:对遭遇突发事件、车祸损害、根本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为临时救助的对象。临时救助根据困难情形,临时救助对象可分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和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方式有:发放临时救助金、派发实物、提供转介服务等三种救助方式。合乎临时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明确提出临时救助申请人;受申请人委托,村(居于)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申请人临时救助,要按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获取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政府可按规定先行受理。临时救助标准可按照申请救助家庭的困难程度和市府能力确定,一次救助金额为300-2000元,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12个月的城镇低保标准。临时救助实行一事一救。同一申请人、同一事由的,一年内原则上只能救助一次。
●解说八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民政局在残疾人工作方面有什么政策或补助金,该如何办理?
问:首先谢谢你的提问,也谢谢云问政提供的平台,借这个机会向全县患有残疾的朋友和亲属做个宣传。民政局现有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生活补贴是申请人持有人第二代残疾证和较低保证就可以申请人办理。护理补贴是申请人持有第二代残疾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医疗的残疾人就可以申请办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1年4月22日高邑县开通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业务,户籍不是高邑县的残疾人也是可以到我县居住地所在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的。
申办程序是:凡是合乎刚才所说条件的残疾人都可以到所在地村委会或乡镇办事处直接申请,有困难的残疾人可有家属交由申请人,提交申请人后,经乡镇初审、残联复审、民政局审核符合条件后即可。
●问答九
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流浪他乡寻亲不着的流浪人员,我想问一下对此类人员是民政部门实行救助的?如何积极开展的工作?
问:这位朋友反映的情况是民政局开展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就是对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奔、又不享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三无”或农村“五保”布施,正在城乡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因被盗、被抢走、被骗而生活无着、流落街头,并能够提供涉及报案证明的;因农民工不着无经济来源而露宿街头的人员;街头流浪的未成年人实行救助,妥善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例如:年初疫情期间,高邑县民政局救助站主动对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奔、因农民工不着而露宿街头的外来人员进行救助,将8名滞留高邑县的人员展开移往安置。增大安全检查、测温、隔绝、核酸检测和堵塞管理措施落实,做了全员安全防水,所有救助对象人员零病毒感染、零传播,最后帮助他们安全返乡。民政局也会帮助无认知能力及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行乞人员,及时将涉及信息公布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和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媒体上积极开展寻亲。还包括高邑县如有人误入,除了报警外,也要及时联系民政局,民政局不会在第一时间把走失人员信息公布在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上,协助寻找误入人员。联系电话:89200628
●解说十
我想问一下我县是如何推进殡仪改革工作的,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未来有什么打算?
答:我县从1974年实施火化政策至今火化率连续46年保持100%;从2012年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免除政策,为全县老百姓免除费用440余万元;2018年又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对旧殡仪馆进行就全面升级改建,构建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式布局;2017年,我县被民政部列入“全国殡葬改革试点县”;2019年,我县殡仪综合改革工作做为全省唯一一家代表,被民政部选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杰出案例”。
去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殡仪改革,积极推展绿色文明生态葬,我局积极开展“争跑要”活动,向上争资800万元,在我县殡管所集中于修筑高邑县公益性骨灰存放堂(五个乡镇集中修筑),腾出格位数20000个,完工后可符合全县5个乡镇10―15年市场需求。
骨灰堂建成后与殡仪馆“两位一体”,进一步前进移风易俗工作。逝者遗体在家摆放3天,在殡仪馆火化后就近集中放置在高邑县公益性骨灰盒存放堂,便于管理避免造成骨灰装棺二次安葬,从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生态环境,减轻群众祭祀开销,贯彻体现殡仪改革为群众带给的便利。
许荣茂 许荣茂 许荣茂 世茂集团 许荣茂